孩子總是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好奇
在規劃兒童活動場地時
一個最重要的設計原則是用“童眼看世界”
兒童的心理、喜好、活動、認知世界
設計師要站在兒童的“高度”來設計
同時要保證兒童運動安全
這樣才可以設計出真正適合兒童的場地
本文將從四個方面跟大家探討
優秀的兒童場地該如何設計?
01.尺度空間設計
—根據年齡段打造適宜尺度感—
年齡常常是兒童戶外活動分組的依據,
兒童常會因年齡的不同而分為各自的小集體,
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活動方式各不一樣,
游戲內容也各不相同。
隨著兒童的生長發育,
其行為和動作范圍隨身體形態的變化而隨之擴大。
適宜的尺度是人接近事物的標準,
否則會導致兒童無法控制而失去信心
1-3歲:大人需要陪同時刻看護,
需要開闊安全的活動場地,
設計時地面要柔軟,
活動設施伴隨著肢體成長活動。
3-5歲:家長可以保持一段距離,
(需要家長休息區)兒童互動性增多,
肢體活動幅度增大,
單獨的活動場所和設施。
5-10歲:家長可以托管,
獨立性增強,
肢體活動已經成熟,
需要更多的發展新互動性活動。
兒童之間的交流以及父母和兒童共同參與的活動。
02.色彩搭配
—在色彩中感知多樣世界—
色彩是兒童在玩樂時的直觀感受,
是孩子們心理變化的首要原因。
顏色對兒童的影響很明顯,
明亮愉悅的顏色會帶給兒童愉快的情緒。
且喜歡不同的顏色的孩子性格也不同,
設計中選用適當的顏色對兒童的個性進行塑造,
對兒童的個性健康發展有益。
但顏色鮮艷、
明亮的顏色會導致孩子在心理上緊張、
注意力分散、產生厭煩情緒。
因此,最好不運用相同比例的三原色。
4 個月時具備辨別
彩色和黑白的能力
2-3 歲時能區分紅、黃、藍等原色,
對于純度不同的顏色及混合色
還不具備有辨別能力4-5 歲時
可以掌握八種常見顏色的使用
5-6 歲基本擁有相對完整的色彩感知能力
03.游樂設施
—安全第一、寓教于樂—
兒童游樂場地的設施要本著安全第一,
以培養和鍛煉兒童的體質與冒險精神為目的。
游樂器具斷頭處理圓潤、
棱角光滑,結構穩定,尺度適宜,
并應提供多種游戲器械供兒童選擇,
實現游戲難易程度的分級,
讓孩子們隨著年齡和能力的增長而依次使用。
04.場地鋪裝
—平整防滑、增添趣味—
鋪裝分為場地外部道路和內部道路兩種,
外部道路應設計得簡短直接,
方便兒童快速進入活動區域。
而內部道路則應該盡可能地增添趣味,
方便使用兒童汽車、滑板等器材,
其寬度一般在0.8-1.5米之間。
通向兒童活動場地的道路
和活動場地內的道路表面要平整防滑,
而通向幼兒活動場地道路還要方便嬰兒車通行。
在所有的游戲設施下
都應該采用保護性的地面,
如沙地、塑膠、橡膠墊等。